一场秋雨一场凉。
细雨织帘,轻寒入心,
秋天里每一场不期而遇的雨,
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美丽。
10首秋雨诗词,品读诗人的雨中诗境。
出自【唐】白居易《秋雨夜眠》
凉冷三秋夜,安闲一老翁。
卧迟灯灭后,睡美雨声中。
灰宿温瓶火,香添暖被笼。
晓晴寒未起,霜叶满阶红。
写这首诗时,白居易已60余岁,
体衰多病,故而自称老翁。
写秋雨,多为悲愁之态,
且此时他挚友已丧、仕途失意,
诗中本该做凄凉之语。
然而在淡然安闲的诗人笔下,
雨声淅沥,正好伴我安然入眠,
秋夜清寒,烘瓶暖被更显舒适,
沉酣一梦,哪管霜叶满阶飘零。
这种岁月静好的雨中秋夜,令人悠然神往。
出自【宋】晏几道《清平乐·幺弦写意》
幺弦写意。意密弦声碎。书得凤笺无限事。犹恨春心难寄。
卧听疏雨梧桐。雨余淡月朦胧。一夜梦魂何处,那回杨叶楼中。
琵琶的幺弦切切入耳,情思密密。
题诗做信写罢心事,却无处可寄。
躺在床上,听疏雨敲打梧桐叶,
雨停时月光淡淡,我还辗转未眠。
思念一个人,不一定写愁肠寸断,
也可以如晏几道般含蓄,
心留在那一回的杨叶楼中,
所以幽思无限、辗转难眠。
而正是万籁俱寂,一人独醒,
雨打桐叶的声音才如此清晰。
出自【清】郑板桥《沁园春·恨》
花亦无知,月亦无聊,酒亦无灵。把夭桃斫断,煞他风景;鹦哥煮熟,佐我杯羹。焚砚烧书,椎琴裂画,毁尽文章抹尽名。荥阳郑,有慕歌家世,乞食风情。
单寒骨相难更,笑席帽青衫太瘦生。看蓬门秋草,年年破巷,疏窗细雨,夜夜孤灯。难道天公,还箝恨口、不许长吁一两声?癫狂甚,取乌丝百幅,细写凄清。
这首词标题写“恨”,恨的是谁?
从结尾质问“天公”的愤世嫉俗,可窥一斑。
恨的是只知吟花弄月的“风月词人”,
恨不得将他们吟咏的桃树砍断,
恨不得把他们讴歌的鹦鹉煮熟,
恨不得焚砚烧书、椎琴裂画,销毁文章、抹去功名,
只靠教歌度曲,乞食与人,也能自由地活下去。
可“天公”却妄图封住我的口,
连叹气都不允许,真可谓丧心病狂。
其时为明末清初,文字狱屡见不鲜,
郑板桥亲眼目及的就有20多起,
同窗陆骖因文字狱而被戮尸,
他郁结于胸,愤怒难捱,故有此语。
.
秋雨一句,更是令人不忍卒读:
蓬门破巷,贫困潦倒,
秋草摇摇,门前冷落,
疏窗难挡凄风冷雨,
孤灯伴我夜夜难眠。
出自【元】张可久《小桃红·寄鉴湖诸友》
一城秋雨豆花凉,闲倚平山望。
不似年时鉴湖上,锦云香,采莲人语荷花荡。
西风雁行,清溪渔唱,吹恨入沧浪。
秋雨萧萧满城,豆花瑟瑟清凉,
闲倚平山堂,将远山眺望,
眼前之景不如当年鉴湖风光,
荷花如锦香入云,采莲姑娘笑语忙。
如今只有大雁南飞,渔歌清唱,
憾不能早日重游沧浪。
农历八月间的雨,称为豆花雨。
郑板桥曾写过:
一庭春雨瓢儿菜,满架秋风扁豆花。
天气新凉,紫色扁豆花在爬满篱笆,
虽然秋雨凄迷,但有豆花生机满眼,
想必也能给思友的张可久以安慰。
出自【清】纳兰性德《蝶恋花·出塞》
今古河山无定据。画角声中,牧马频来去。满目荒凉谁可语?西风吹老丹枫树。
从前幽怨应无数。铁马金戈,青冢黄昏路。一往情深深几许?深山夕照深秋雨。
此词写于纳兰出塞远赴梭龙途中,
军营中号角声起,战士们正在操练,
黄沙遮日,秋风萧瑟,枫树鲜红,
如今这金戈铁马之地,
正邻着当年舍身求和的王昭君之墓。
这首词里有纳兰难得的豪放,
但充满了他特有的敏感与深情。
平沙万里中,埋藏了曾经的战场,
也埋藏着那昔日佳人的枯骨。
兴亡轮转间,纳兰忍不住想问昭君:
曾经的一往情深能有多深,
是否深似这山中夕阳与深秋苦雨?
出自【元】徐再思《水仙子·夜雨》
一声梧叶一声秋,一点芭蕉一点愁,三更归梦三更后。
落灯花,棋未收,叹新丰逆旅淹留。
枕上十年事,江南二老忧,都到心头。
秋雨落梧桐,每一滴都写满秋意,
秋雨打芭蕉,每一声都浸透愁思,
秋雨过三更,游子归家的好梦乍醒。
虽无一字写雨,但字字都是雨。
旅店栖宿的诗人,思乡情长,
不写十年之间,多少沧桑事,
只叹江南双亲,担忧远游儿。
句句欲语还休,写尽失路忧恨。
出自【宋】方岳《水调歌头·平山堂用东坡韵》
秋雨一何碧,山色倚晴空。江南江北愁思,分付酒螺红。芦叶蓬舟千重,菰菜莼羹一梦,无语寄归鸿。醉眼渺河洛,遗恨夕阳中。
苹洲外,山欲暝,敛眉峰。人间俯仰陈迹,叹息两仙翁。不见当时杨柳,只是从前烟雨,磨灭几英雄。天地一孤啸,匹马又西风。
秋雨过后,晴空如洗,
山色在天空的映衬下分外青碧。
一个人辗转南北,愁思有几许?
不如都付于红色螺杯,一醉方休。
江边芦苇如雪,小舟千里漂泊,
因莼鲈而归家,于我只如梦境。
诗人的故乡已沦陷于金兵铁蹄,
中原未复,只能漂泊流离不定。
眼前的平山堂,是欧阳修建造的,
此情此景又令人想起苏轼的快哉亭,
两人均已离世,可谓是人生如幻。
徒留后人在在西风凄烈的天地间,
匹马登程,怅然孤啸,浩然长叹。
出自【唐】王维《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》
促织鸣已急,轻衣行向重。
寒灯坐高馆,秋雨闻疏钟。
白法调狂象,玄言问老龙。
何人顾蓬径,空愧求羊踪。
此诗写于隐居辋川之时,
深秋夜晚,蟋鸣急促,人换单衣,
寒雨孤灯,独坐馆舍参禅,
秋雨中突然传来稀疏的钟声。
而此夜中,裴迪、黎昕来访。
秋已深、寒已重、雨已侵,
孤人坐空堂,对一点孤灯。
正因挚友来访,才能心境安稳,
狂象得调伏、静心以问玄。
出自【唐】温庭筠《更漏子·玉炉香》
玉炉香,红蜡泪,偏照画堂秋思。眉翠薄,鬓云残,夜长衾枕寒。
梧桐树,三更雨,不道离情正苦。一叶叶,一声声,空阶滴到明。
这一场秋雨,只为相思。
玉炉散香,红烛滴泪,屋宇华丽,
独守空闺的人儿却无法安眠,
她的蛾眉颜色褪却,鬓发零乱,
卧听冷雨打梧桐,睁眼到天明。
已是别离,无限伤情,
那秋雨却不解人的愁思,
点点打在泛黄的梧叶上,
滴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,
夜长人不寐,孤卧枕尤冷,
又有谁关心她此夜离情之苦?
出自【清】曹雪芹《代别离·秋窗风雨夕》
秋花惨淡秋草黄,耿耿秋灯秋夜长。
已觉秋窗秋不尽,那堪风雨助凄凉!
助秋风雨来何速?惊破秋窗秋梦绿。
抱得秋情不忍眠,自向秋屏移泪烛。
泪烛摇摇爇短檠,牵愁照恨动离情。
谁家秋院无风入?何处秋窗无雨声?
罗衾不奈秋风力,残漏声催秋雨急。
连宵霢霢复飕飕,灯前似伴离人泣。
寒烟小院转萧条,疏竹虚窗时滴沥。
不知风雨几时休,已教泪洒窗纱湿。
《红楼梦》中,林黛玉病卧潇湘馆,
秋夜凄凄,秋雨淋漓,灯下翻看《乐府杂稿》:
不觉心有所感,亦不禁发于章句,遂成《代别离》一首,拟《春江花月夜》之格,乃名其词曰《秋窗风雨夕》。
秋日渐深,花草凋零,日短夜长。
夜晚的风雨,惊破梦中葱绿,
离人思妇不由得更添凄凉。
烛焰点燃灯台,仿佛落泪不休,
薄被不耐秋凉,雨打疏竹虚窗,
更漏声提醒夜将尽,却催得雨声更急。
曹雪芹借林妹妹之手写的这首诗,标题意为“代人感怀别离”,细细读来,确实并不是描写林妹妹的身世遭遇。但诗情诗境,又与她的命运极其贴合。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驰雷百科 琼ICP备2024039176号-17